中新网重庆新闻7月13日电(记者 贾楠)日前,第二届教师发展智库论坛在西南大学举行,来自全国各地高校、科研机构的专家、教授、学者、中小学一线教师、进修院校培训工作者等200多人参加。该活动由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、重庆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、西南大学基础教育集团联合主办。

论坛主要内容为弘扬中华师道和新时代智能教育问题,主要形式有主报告、分报告、学术沙龙、成果展等。綦江教师进修学校、黔江电大、忠县教师进修学校等单位展出了他们的培训与办学成果。
据活动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,教师培养培训机构、教师发展中心与够资质够条件的社会组织,要构建中小学教师发展的孵化场域。一是构建时间场域,帮助教师拟定个人发展规划。二是构建空间场域,让培训机构、中小学校成为既是教学技能展示交流平台,也是同伴互助学习共同体,是中小学教师发展的空间。三是构建能力场域,中小学本身是教师形成能力的能量场,每一位教师的潜能、本事都能在这个能量场中得到具体的展示和发挥。赛课、示范课、磨课、研课、智能教育以及各种教研活动,是教师各自潜能的爆发凸显场地与能力形成孵化场地,学校要不断培育和开发教师潜能,助推教师弘扬师道与专业发展。四是构建生态场域,坚持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,学校是教师安身立命的共同体,要让学校的教育、教学、交流、拓展、人脉、情感等元素生成教师发展的优质生态。
其次,中小学教师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员培训和专题培训,增强教师胜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能力,引导广大教师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,增强中小学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。
论坛开展期间,嘉宾和一线教师代表讨论了在办好渝东北、渝西南教师发展共同体基础之上,筹建“一花六瓣”教师发展共同体事宜。基于重庆与“两湖陕,云贵川”相关省市但不限于“一花六瓣”范围,各省市和国际、地区组织均可参与,让共建共享机制成果惠及更广泛区域。